學習英文與了解天下事,為什麼要讀時代雜誌呢?

閱讀世界新鮮事的人所擁有的國際觀是非常驚人的

當你開始閱讀time時代雜誌增加英文閱讀能力,同時也可以提昇世界觀

因此無論出社會還是在學時,推薦學英文的其中一種方法就是大量閱讀time時代雜誌

藉此提高外文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英文文章與新聞的理解力,time時代雜誌是一個非常好的讀物!

因為這本雜誌所囊括世界各地最新的奇人異事,可以讓眼界變得更寬廣

而且許多最新片語詞彙,不見得你在字典可以找到,很多都是新創名詞

讓你的頭腦可以跟著世界的巨輪一起前進

只要閱讀1-2個月,你會發現你看原文的速度至少快上2-3倍。

除了TIME雜誌外,經濟學人,科學人,國家地理中文都很推薦

下面的介紹,可以讓你快速了解雜誌的特色

↓↓↓TIME雜誌限量特惠的優惠按鈕↓↓↓

PTT鄉民限量,團購,限時,週年慶,乾貨:青春期孩子早戀、愛玩遊戲,懂教育的家長從不阻止禮物,優惠,特價,開箱,比價乾貨:青春期孩子早戀、愛玩遊戲,懂教育的家長從不阻止,活動,好評,推薦

乾貨:青春期孩子早戀、愛玩遊戲,懂教育的家長從不阻止01網友哪裡便宜,採購,優缺點,試用,乾貨:青春期孩子早戀、愛玩遊戲,懂教育的家長從不阻止好用,乾貨:青春期孩子早戀、愛玩遊戲,懂教育的家長從不阻止CP值,經驗,好康,集購,下殺,免比價,去哪買?,

名人推薦介紹,乾貨:青春期孩子早戀、愛玩遊戲,懂教育的家長從不阻止部落客,排行,體驗,精選,限定,折扣,乾貨:青春期孩子早戀、愛玩遊戲,懂教育的家長從不阻止折價卷,ptt,蝦皮拍賣,Dcard推薦評比開箱

選購指南!乾貨:青春期孩子早戀、愛玩遊戲,懂教育的家長從不阻止這新知
如何選購乾貨:青春期孩子早戀、愛玩遊戲,懂教育的家長從不阻止這新知
新手選購有技巧!部落客大推乾貨:青春期孩子早戀、愛玩遊戲,懂教育的家長從不阻止這新知
乾貨:青春期孩子早戀、愛玩遊戲,懂教育的家長從不阻止好用
這個這新知乾貨:青春期孩子早戀、愛玩遊戲,懂教育的家長從不阻止你不能錯過
熱門的乾貨:青春期孩子早戀、愛玩遊戲,懂教育的家長從不阻止好用?如何選購

↓↓↓下方有其他推薦產品與服務讓你選喔↓↓↓

熱點新知搶先報

 

... 張春穎老師(15年北京市重點學校教學及管理經驗、家庭教育心理諮詢師、千人教育論壇主講導師) 上周我們特邀張春穎老師進行了一場以《孩子的青春期,父母的修煉季》為主題的專場直播(適合對象:8-18歲孩子的家長)。 直播中,張春穎老師剖析了青春期讓家長感到壓力巨大的原因和青春期孩子種種叛逆表象的成因,詳細講解了家庭應該如何科學度過孩子的青春期,還就家長提出的青春期相關問題進行了現場解答,下文為本次直播答疑部分的乾貨整理。 各位家長朋友們,大家好,非常高興和大家相聚在直播間。 我先介紹一下自己,我叫張春穎,大家可以叫我春穎老師。我在北京的重點學校有15年的教學和管理的工作經歷,也是一名經驗豐富的青少年心理諮詢師,近距離接觸過數以千計的中國家庭。 我積累了很多的案例、心得、經驗,也很想通過更多方式把我的經驗傳遞出去,解決更多家庭關於教育的困惑。 於是我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組建了青少年素質教育內容研發機構,希望能夠製作出最優秀的青少年課程以及家長課程,讓每個中國家庭都能受益! 今天講座的主題是《孩子的青春期,家長的修煉季》,最近因為疫情,家長們和孩子們可能已經相處了很長一段時間,不少父母紛紛表示已經達到了忍耐的極限,盼著疫情過去,孩子們能夠早點返校。 家長們還細數了和孩子在一起的各種愛恨情仇和鬥智鬥勇的故事。 這其中,孩子處於青春期的家長們最不容易,出現了很多高頻的狀況。 越是讓孩子專心學習,他越是不聽話;越是催孩子快點起床,他反而拖拖拉拉;越是晚上讓孩子早點睡,他越是不睡;囑咐孩子多穿衣服,他像沒聽見一樣;孩子每天跟父母說的話,10句都不到…… 孩子一進入青春期,家長感覺越來越不認識孩子了,跟孩子越來越沒法溝通了。 請家長看一幅圖,這幅圖上面有幾個詞:肥宅快樂水、可鹽可甜、檸檬精、愛豆、A爆了。家長們,知道這幾個詞是什麼意思嗎? ... 作為青春期的一種表達方式,孩子可能跟同學、朋友說這些詞,但孩子會和你說嗎?為什麼不說?因為你聽不懂。 如果連孩子語言都聽不懂,你怎麼可能去理解他;連孩子說什麼都不知道,怎麼可能走進他的內心、和他順暢地交流。 要想跟孩子進行溝通,有一個前提就是了解,今天的講座就從了解開始。 一、了解一下青春期 首先了解一下青春期。關於青春期,很多學者都有自己的觀點。但是通俗來說,青春期就是由兒童向成人轉化的一個時期。 青春期意味孩子不再是孩子的狀態了,在這個階段,孩子會過度強調自己身上的一些成年特徵,以此來證明自己長大了。 有的孩子認為長大了就可以談戀愛,就可以穿衣打扮,就可以有個人隱私。在這種理解的驅使下,青春期孩子就有可能給異性寫情書,或纏著父母買潮流衣服,或把自己的抽屜上鎖,有一些小秘密…… 有的孩子認為長大了就不再受控制,可能就對家長的每個要求說不行,而且開始頂撞家長,比如家長想讓孩子做什麼,孩子偏不做什麼,然後嘗試抽菸、說髒話,做出一些叛逆的行為。 總之,孩子對成年的看法不一樣,結果就會不一樣。 ... 如果家長還把青春期的孩子當做小孩,繼續盯著孩子不放,那麼他們就會想方設法去擺脫家長的控制。 家長越想證明青春期的孩子還沒獨立,還是個孩子,他們就會用越來越強的反抗來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了。 家長怎麼知道孩子到了青春期,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說: 從孩子角度來說,當他不再認為你能上天摘月亮的時候。也就是說,孩子不再認為你說的都對,不再認為你是最棒的、你是無所不能的的時候。 從家長的角度來說,當你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壓力的時候,就意味著考驗家長的時刻到了,孩子的青春期來了。 二、孩子青春期,如何緩解家長的壓力? 請拿出一張紙,在紙的最上面寫上你認為孩子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比如聽話、努力學習、有禮貌、懂事、積極上進。 然後在紙的最下寫孩子實際上是什麼樣子,比如叛逆、不學習、發脾氣、衝動、沉迷遊戲、得過且過。 這張紙頂端和最下面部分中間的空白,就是家長在青春期面對的壓力。 ... 壓力就是你認為孩子應該是什麼樣的,和他實際是什麼樣的之間的距離。 在生活中也是這樣的,當你認為生活應該是什麼樣的,可實際上它又是什麼樣的時候,中間就會有大片空白,空白就是你面對的壓力。 大多數家長如何面對青春的孩子? 當發現孩子的實際情況跟理想的情況有很大差距的時候,你是怎麼面對孩子的呢? 很多家長對孩子控制得更厲害了,指責孩子,比如對孩子錯誤耿耿於懷,經常嘮叨孩子,不管孩子回來跟自己說什麼,都會直接打斷,讓他去寫作業。 有的時候會威脅孩子取消某種權利,比如這次要是考不好,你就別想買手機,別想參加什麼活動了。 有的家長直接對孩子發火、嘲諷,跟孩子說話的時候不耐煩。 這是很多家長在應對孩子青春期叛逆行為時候的一些常用方法。但這些方法管用嗎?真的讓孩子改變了嗎?這些方法是減輕了你的壓力,還是增加了你的壓力? 你會發現,當孩子表現和你期望中差得更遠的時候,你的壓力變得更大了,這簡直就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 那麼,如何緩解家長的這種壓力? 還是剛才那張紙,將它對摺一下,把最上面的部分和最下面的部分對在一起,然後我們把應該放下,接受孩子的實際情況。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接納」。 接納不是喜歡,接納是接受現實,因為事實是無法改變的。比如我們今天打算出去玩,結果下雨了,這樣的天氣我不喜歡,但我可以接受。不接受會怎麼樣?如果我們去抱怨,那只會越來越糟糕。 面對孩子青春期的一些變化,如果不能接受,很多家長就會用一些不正確的方式去應對,比如用生氣、冷戰、威脅,這樣做對改變孩子一點好處都沒有。 除了接納以外,怎樣做還可以來降低自己的壓力?春穎老師給你支個招。 家長回憶一下,每個人都有過青春期,你現在和那個時候相比,有哪些變化?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我現在是父母了,比以前更有責任感了;有的家長說我現在知道學習有多重要了,一直在學習的狀態;有的家長要比自己小時候變得更有耐心了,不再那麼任性了…… 我們把自己青春期的樣子和現在發生的變化列一個清單寫出來,你會發現,我們現在和十幾歲的自己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 這說明什麼呢?儘管青春期的孩子有一些行為讓你不太滿意,但他們現在的樣子並不意味著他們永遠都是這個樣子。這些行為僅僅是暫時的,以後會發生很大變化。 當你這麼想的時候,就又減輕了一些壓力。 ... 孩子在離我們越來越遠的過程中,父母看著孩子的背影,在心裡默默地祝福孩子。 這個過程中,孩子想讓自己和父母不一樣,實際上就是在思考自己有什麼樣的價值,這是孩子找到自己的一個過程,也是每個人必須經歷的成長過程。 三、孩子青春期的行為及其背後原因 接下來我就從八個方面來講解孩子的青春期行為,並找到他們行為背後的原因。 聽完之後,一方面我相信家長會不再那麼糾結,不再那麼無奈,然後開始去理解孩子。另一方面家長會找到應對青春期的方法,做到胸有成竹。 1、青春期是人人必經的過程。 很多家長問我,怎麼才能避免孩子出現青春期?好像青春期就是一場感冒,打個疫苗就能降低得病的機率了。 青春期這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誰也無法避開。實際上,如果孩子在這個時候不叛逆,才是家長更應該擔心的。 一個人的成長,一般要經歷兩個叛逆期: 2~4歲的時候(可怕的兩歲),孩子不願意讓你一直抱著他,想自己跑、自己走,你不讓他動的東西,他偏要去試一試。 青春期的時候,青春期的叛逆就是通過反抗父母來表現自己,證明自己跟別人不一樣,證明自己已經長大了。不管家長說什麼,孩子都不會同意,即使他心裡是願意的,他也會拚命找到自己的論點。 實際上,孩子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論點,為了證明自己的獨特,才會出現一些反抗行為,他需要這個過程來慢慢和父母分離,讓自己越來越獨立和自主。 舉個例子: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對孩子在禮貌方面的要求很高,對孩子學習的要求也比較高,當他們發現青春期孩子開始愛說髒話、不愛學習的時候,讓父母特別難以忍受,在父母看來這就是孩子的叛逆。 但你有沒有試圖去理解過,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想獲得什麼呢?他是想感受自己的力量,他可以做自己了,他在和家長爭奪家庭的權利。 當孩子說服父母或父母無可奈何的時候,孩子會覺得自己贏了,自己是有力量的。 ... 如果父母很強勢,把孩子給壓制住了,這說明父母解決了把孩子的青春期問題嗎?並沒有。這個孩子很有可能在二十幾歲、三十幾歲,甚至五十幾歲以後開始叛逆。 如果孩子一直很乖,從來沒有叛逆過,他沒有機會來表達自己長大的願望和獨立的意志,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按照父母的要求做的,那麼長大後會成為什麼樣子? 再舉個例子:一對父母很愛小孩,從小孩子也特別乖,高考時孩子喜歡文科,但父母說文科不好,建議孩子學理科,於是孩子就聽從了父母的意見。 上了大學以後,孩子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想要考研學文科,但父母說文科有什麼用?你還直接找工作吧,於是孩子就放棄了考研去找工作。 結果孩子連續幾次面試都沒通過,焦慮得心理上出現了問題,存在一些強迫性的癥狀。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孩子說:「我想有自己獨立的意志。」 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直很順從,雖然有自己的想法,也想獨立,但因為父母的強勢,孩子順從了父母,活在父母的期待裡面,沒有活出自己。 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讓別人來認可自己,他自己是不認同自己的,這個時候叛逆就會以心理問題的形式反映出來。 ... 如果一個男孩子一直聽家長的話,沒有叛逆的過程,將來他如何成長為一個獨立的、有思想的男子漢呢,他很可能會成為現在人們常說的媽寶男。 就像一些大學生,中學時從來不讓父母操心,但考上大學後,大事小事都要給媽媽打電話,他只負責學習。這樣的學生如果在學習上遇到挫折,就非常容易受到打擊。因為孩子在別的地方沒有價值感,只有學習這件事讓他有成就感。 當孩子學習掛科了,或想出國雅思沒考過,那他唯一感覺到自己有價值的地方沒有了,很可能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嚴重時可能會出現自殘或者自殺的情況。 青春期的叛逆是人人必經的過程,這種成長的力量是很強的。如果你想通過強勢壓制讓孩子的表面癥狀消失,那就會出現非常嚴重的後果。 2、青春期孩子一直探索——我是誰? 有家長反映孩子上初中後就一反常態,總是和班裡調皮搗蛋的小孩一塊玩,家長怎麼說都不聽;還有的孩子變得孤獨了,不願意跟別人來往;還有的孩子開始愛質疑家長和老師,總是抬槓。 ... 面對孩子這麼突然的變化,家長非常焦慮,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辦。 孩子不是變「壞」了,他是通過這個過程去探索:我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在班裡處在什麼樣的位置?有哪些優點?哪些不足?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直到慢慢形成「我是誰?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當他想清楚這個答案之後,他就會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 那個時候,不需要家長監督,孩子也能有很強的動機去追求一些人生目標。 有的家長經常說孩子沒有自己的想法,對於未來沒有規劃。是不是當孩子有一些跟家長有衝突的想法時,就被你壓制了。 孩子說想減肥,家長說你臭美幹什麼,先把成績弄上去;孩子說想學編程,家長說這有什麼用,你是不是想玩電腦。 你希望孩子大學畢業之前,事事都按照你的想法來,但又要求孩子大學畢業就成為獨立自主、上進、有目標的孩子,這是不可能的。 因為每個人的成長都需要一個過程,你要給孩子探索自己人生的時間和空間。 大家是不是更理解孩子了?再和孩子意見不統一的時候,你就在心裡默念:孩子在找自己,他在確認自己的想法,他在思考人生,這是值得慶賀的事情。 ... 如果一個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思考了自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實際上對他的成長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3、青春期的孩子,經歷著身體和情緒上巨大的變化。 青春期是人的身體生長發育最為迅猛的一個時期,孩子不知不覺就長高了、變壯了,有的孩子甚至在個頭上超出父母一大截。他們的體貌特徵開始接近成人。 你眼裡的小孩馬上就要長成風華正茂的青年了,生理上也會發育成熟。男孩子出現遺精,女孩子胸部逐漸變得豐滿,出現月經初潮。 你覺得這是很正常是一件小事,因為你都經歷過了。實際上,面對這些變化,孩子的心情是非常複雜的,有喜悅,也有不安、焦慮。 有的孩子可能覺得自己的身體和同齡人相比太成熟了,很不好意思,比如女孩子裹住自己的胸部,不讓別人知道自己發育了;而有的孩子覺得自己發育太慢了,這也會給他們帶來很多情緒上的困擾。 ... 在生理成熟的過程中,情緒情感上的波動會很大,而且沒有任何預兆,是為什麼? 因為青春期的孩子大腦的前額皮層發育不成熟。大腦的前額皮層主要就是負責情緒管理,調節衝動的。在沒有發育成熟的時候,孩子在用他們的直覺作出反應。 所以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很衝動,容易激動,喜怒無常,也比較容易冒險。 孩子情緒激動,和父母爭吵或頂撞,並不是針對家長,而是因為孩子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他的大腦發育還不成熟。 當家長意識到這點,面對孩子情緒激烈時,是不是能保持一些冷靜了? 4、青春期的孩子,與同齡人的關係要優先於與父母的關係。 這是青春期非常明顯的特徵,孩子開始關注自己是不是被班級的同學所接受。 有個媽媽曾跟我說,小孩到高年級開始愛說髒話,批評了他很多次,可是孩子卻說我們班同學都這麼說話,如果我不說在班裡就沒法混。 這就是孩子在班裡尋找自己位置的過程,也是他在發現自己是誰的過程。如果他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班級里沒人能接納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就會很痛苦。 比如有些孩子初中時很優秀,可到了高中學習成績不再像初中那麼靠前了,可能會被排擠,這時心理也會出現問題。 當孩子內心總是擔心自己能不能被同齡人接受,我的好朋友為什麼最近對我冷淡了。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焦慮,他怎麼可能有時間和精力去考慮和父母家庭的關係。 所以,青春期孩子和同伴的關係,更能幫助他們和家庭進行更好的分離。 ... 家長還應該意識到,孩子和你疏遠,不是因為你做得不好,不是因為孩子沒有良心,而是他們要成長,他們要長大。成長的過程也是和父母越來越遠的過程。 家長可能會擔心,由著孩子交朋友,如果交了壞朋友學壞了怎麼辦? 不過分干涉不等於放任。做家長的需要肯放下自己的權力爭奪,不去在乎孩子必須要聽自己的話,多鼓勵孩子、尊重孩子,和孩子建立彼此信任的關係。 當家長和孩子能平等對話的時候,孩子是一定能聽得進去家長建議的。 5、青春期孩子向家長展現自己的力量。 我曾經接觸過一對父母,他們來找我的時候是很難過的。 這對父母都屬於知識分子,知書達理,事業上小有成就,工作中對於別人的孩子都是教育者,但自己的孩子對家長特別粗暴,動不動就拍桌子摔東西,他們感覺自己作為父母非常失敗。 家長認為很糟糕的孩子,平時在其他人眼裡是什麼樣,比如在鄰居眼裡。有的鄰居會說,你家孩子特別懂事、懂禮貌。這時候家長可能就會苦笑,孩子在家裡可不是這樣的,特別不聽話,經常跟我頂撞。 ... 為什麼孩子在家裡會表現出粗暴叛逆的一面,可在外人面前卻彬彬有禮? 這說明孩子對父母是非常信任的,他知道自己不管怎麼去做,父母都不會拋棄自己,說明家庭對他來講是非常安全的。 那麼,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越能有這種安全感,他們在成長中痛苦就會越少。 很多孩子在家裡反抗父母,其實他們是在測試。測試自己是不是能頂撞父母、挑戰權威,測試自己有多大的力量,測試自己能不能做主決定一件事兒。 孩子的很多行為並不是針對家長的,而只是在進行一種成長的演練。 為什麼單獨選擇跟父母進行演練?當然是因為孩子心裡明白,父母是最愛自己的,父母最讓孩子感覺到安全。 所以如果孩子在你前面不聽話、叛逆,展示自己的力量,但在家以外的其他場合,孩子還是會按照你要求的那樣去做,比如懂事、講禮貌,你一定要意識到這不是自己教育的失敗,因為孩子在潛移默化當中已經接受了你的影響、你的教育。 6、青春期孩子渴望自己的隱私被尊重。 做一個調查,看不到孩子朋友圈或只能看到一部分的家長,有多少?看不到孩子朋友圈的家長,是不是心裡很著急? 青春期孩子喜歡把自己的想法發到朋友圈,讓很多人都看到,但他們偏偏把自己父母屏蔽,這讓父母很無奈,也很傷心。 孩子會把好看的衣服藏在包里,不讓家長知道,出了家門再換上。有的學校要求特別嚴格,要求孩子每天穿校服,這個年齡段孩子都穿一樣的校服,怎麼能展現出獨特和不一樣! 而有些孩子會在鞋上做文章,我認識一個孩子總買鞋,嫌父母嘮叨,他就讓快遞直接送到學校,然後鞋也不敢拿回家讓父母知道,只能都掛在自己課桌上。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這些行為?為什麼孩子做的事情都要隱瞞父母? 你很擔心孩子出問題,所以經常反覆嘮叨孩子,要求孩子應該和什麼樣的人交往,不要化妝、不要抽菸、禁止玩遊戲等。 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那麼多好奇,他都想試一試,又不想惹麻煩或讓父母失望,所以只好選擇隱瞞。 很多孩子都偷偷嘗試過吸菸,或去看父母不讓看的電影,或在日記里寫下自己非常隱秘的小想法,還有的孩子跟父母不喜歡的朋友一起出去玩…… 他所做的這些保護自己隱私的行為,都是為了讓自己更像是一個成年人。 ... 除了隱瞞,孩子還有一個方法——撒謊。 很多家長都反映過,孩子經常撒謊,他為什麼這麼做? 一個很大原因是因為孩子很愛自己的父母,很在乎自己的家,不想傷害和父母之間的感情,同時又很想做一些事情,這時候就得撒謊了。 撒謊可以保護自己,因為當說真話的時候,家長肯定會責備他,還會嘲諷她。 理解了孩子撒謊動機後,我們該做些什麼呢?最重要的是創造一個讓孩子感覺安全的氛圍,讓孩子願意跟我們說真話。 因為說謊也讓孩子很不舒服,我們都撒謊過,撒謊的時候也會感到緊張,又要提防被別人發現,還要用更多謊言去掩蓋第一個謊言,這是一件非常累的事情。 如果我們允許孩子犯錯,孩子就會願意對你說真話。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如果我不去警惕孩子犯錯誤,不去嘮叨,他學壞了怎麼辦? 如果孩子真的想去做一件事兒,不管家長多警惕,他們都會做,只不過會做得更加隱蔽,讓你更難發現。 所以家長能做的就是跟孩子建立友好的關係,給孩子一個對你不設防的理由。 7、青春期孩子在公眾場合和父母越來越疏離。 有一個家長跟我說,給兒子開家長會的時候,孩子連招呼都不打,就跟同學走了,甚至當著同學面也不喊自己爸爸。 家長感覺特別傷感,自己那麼辛苦得把孩子養大,怎麼沒良心呢? 實際上,這也是這個年齡孩子的特點。青春期孩子和家長一起出現在公眾場合的時候,他們不願意被人看見,但是回到家之後跟父母是可以親密的。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對於孩子來說,在公共場合和父母親密會有損他努力塑造了成年人的形象,也就是長大了的形象。 所以家長要明確一件事情,孩子即使在公眾場合跟你有一些疏離和冷淡,這並不意味著你在他心目中的形象是不好的。 ... 我跟很多孩子接觸的時候,經常會跟孩子談起他們的父母,並且讓他們用一些形容詞來描述自己的父母。 大多數孩子在談起自己父母的時候,寫的都是父母身上很積極、很優秀的品質,還有自己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什麼,受到了什麼樣的好的影響。 中國人表達情感的方式總是含蓄的,孩子可能羞於對父母表達情感,尤其在公共場合,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不好的,其實他們在內心深處始終對父母有一種感激。 8、青春期的孩子認為自己是無所不知的。 家長對孩子有很多無微不至的關心,總是告訴孩子,天冷了你應該穿什麼,吃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 由於過度關心和著急,有些家長說出的話聽起來很像是在威脅孩子,比如「你總穿這麼少,早晚會感冒!」「你就吃垃圾食品,早晚你拉肚子。」 孩子很生氣,這不是詛咒我麼?孩子根本就不相信父母的這些話,而且事實證明孩子感冒和拉肚子的機會並不比家長多。 家長這種習慣是源於什麼呢?在我們小時候,物質生活比現在匱乏多了,我們的父母能夠做的是讓孩子吃飽穿暖,很少考慮到孩子心理上的需求。 ... 現在物質生活有了極大改善,我們不用一天到晚為吃穿發愁,但過去那種舊的教育方式沒有發生變化,很多家長下意識還只關注孩子物質是不是充足,然後忽略了孩子心理的成長。 你要知道,孩子正在由一個稚嫩、無法獨立生活的兒童逐步向有主見、有思想、渴望被尊重的青年轉變。 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最先滿足的已經不是物質上的需要,而是獨立自主的需要。 日常生活中得很多小事,比如吃什麼、穿什麼、時間如何規劃,這些都可以讓孩子自己來決定。 從教育角度上來講,讓孩子學會按照自己意願去做事,不僅可以讓孩子更加了解自己,還可以幫助孩子去了解這個世界。 讓孩子擁有更多自主權,其實也意味著讓孩子承擔更多責任。 孩子終有一天會獨立生活,所有家長都希望,當自己無法再面面俱到照顧孩子的時候,孩子依然能夠從容、自信地生活在不斷變化的時代中。 四、面對青春期孩子,家長該怎麼辦? 青春期的叛逆是暫時的,大概有1~5年的時間,孩子是在用叛逆的表象展示了他們對成長的渴望。 所以,家長就要學會用放鬆的心態,用新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如果我們經常威脅、恐嚇孩子,那麼這種叛逆可能會演變成真正的叛逆,而且會延續到孩子成年。 家長具體應該怎麼做?我從4個方面給大家進行講解。 ... 1、家長要帶著好奇去探索、去理解孩子。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家長有一種無力感,講道理、說服,甚至威脅都不管用了。 有的家長給孩子報輔導班,結果孩子特別固執,就是不去上。 然後家長覺得很受傷害:「我對你付出這麼多,我飯都沒吃就去給你各種打聽、各種諮詢,我這麼辛苦,你一點兒都不領情。」 孩子會說:「我沒讓你這麼做,我需要你這麼努力嗎?你就自找的。」 這時候雙方都得不到理解,那家長就要改變自己了。 家長可以帶著一種好奇心去觀察孩子是不是進入到了青春期?他有了哪些變化?以後再跟孩子說話的時候,應該以一種什麼樣的口氣去說?比如不能去命令、要求孩子了,給孩子幫忙的時候,是不是應該事先徵求孩子的意見。 ... 我認識一位家長在這方面做得很棒。 她有一個15歲的女兒,媽媽和孩子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我們是朋友」。 她告訴我,平日裡和孩子的溝通是絕對平等的,有時候也會因為分歧有爭執,但事後想想,如果自己不對,她就會主動向孩子承認錯誤。 當孩子提出要求的時候,她也不會馬上去拒絕和評判,即使這個要求看起來有一些荒謬,她也會在慎重考慮之後,把它當成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去幫孩子分析,一點點耐心地溝通。 即使對孩子有要求,她也會說我希望,或我建議你怎麼樣?這種說話方式讓孩子有一個學習、思考,還有醒悟的空間,而不是生硬地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 在對孩子教導中,只有先認可,學會換位思考,才能真正了解孩子。 2、最好的幫助就是不幫助。 很多家長經常出於主動幫助孩子的目的,讓孩子必須怎麼做?常對孩子說我那個時候吃過哪些虧?我不希望你再吃那些虧,我這是為了你好之類的話。 我們都很想把自己寶貴的人生經驗去傳遞給孩子,但是我們用的是我們的經驗,用它來指導孩子將來的人生,合適嗎? 家長那麼主動去給孩子幫忙的同時,你是不是也剝奪了孩子的一些權利? 比如說他想自己去探索去成長,我們幫助他做到了。這個時候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是非常低的,因為他覺得這是你的能耐,我自己是沒有這種能力的。 所以,最好的幫助就是不幫助。我們可以告訴孩子,我的建議是什麼,但是你可以自己去選擇,這是不是適合你? 讓孩子有更多主動性,這對於一個孩子的自信心、自尊感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3、平等和包容地對待青春期的孩子。 平等指的是什麼呢?就是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把他當做一個成年人,就像和朋友、同事溝通一樣,即使他們做得沒那麼好,你也不會生氣。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一看到孩子氣都不打一處來,這樣會讓孩子一見到你馬上處於一種防禦狀態,隨時準備反擊。在這種情況下,溝通會起作用嗎? ... 什麼是包容呢?包容指的就是和孩子有衝突的時候,要把孩子當孩子。 很多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想制服他。站在上帝視角觀察一下,脫離開自己,假想和孩子衝突的時候,把你的靈魂升上去來看一下這個場景,你會發現: 就像兩個孩子在爭吵一樣,都想戰勝對方,都想贏,都想要爭奪權力。比如家長說:「你這麼下去,我再也不管你了。」「你以為你是誰,你這樣沒人願意跟你交朋友。」「你這樣將來絕對不會有出息。」 其實,家長威脅、責備、攻擊的背後,實際上是恐懼、無力、憤怒、無奈的。 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兩個家庭的孩子分別向父母提出要搬到外面去住,A孩子的父親生氣地說:「你要幹什麼?家裡容不下你了,好好給我呆著。」B孩子的父親說:「你真的想好了嗎?那需要我幫什麼忙呢?」 你能猜到後來兩家人怎麼樣了嗎? 反對孩子搬出去的家庭不但沒能阻止孩子出走,還跟孩子產生了深深的矛盾;同意孩子搬出去的家庭,孩子非但沒有離開,反而在家裡跟家人生活的更好了。 為什麼兩種不同回答會有那麼大的差別? A家庭中父親的這種阻止,讓孩子覺得我在家裡非常不自由,不如早點搬。 B家庭的父親沒有阻止,反而耐心地詢問孩子是否需要幫助,這讓孩子感受到家人對他的理解。無論在哪兒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否出去住,反而不那麼重要了。 很多孩子渴望的可能並不是一定要做成某件事,而是當他提出某個想法和要求的時候,能否和你平等討論,獲得你的尊重。 你要做的就是捨得放下父母在傳統觀念中那種權威的角色,平等和孩子交流。 4、我們要向孩子提建議而不是控制。 想要改變孩子的不良習慣,如果總說:「你這也不對,那也不對,你做的都不對。」 孩子會覺得反正我在你眼裡就是一個有壞習慣的人,他會認同這個位置,即使想改變也不好意思了,因為變了等於認輸。 但反過來,如果相信孩子有一個特別美好的將來,相信他會對自己負責,他就會願意對自己負責,願意去努力學習,去爭取更多的發展機會。 ... 我也要給大家一個建議:不說讓孩子去改變,而是讓孩子去添加。 假如孩子有很多缺點、壞習慣,我們把它假想成一張黑顏色的紙,但是孩子身上一定有優點,這個優點就像黑紙上的一個白點,如果你整天告訴孩子他有多壞,他一定不想改變,反正我也黑了就這樣。 如果我們讓孩子看到白點,然後跟他說:「你是怎麼做到的?很棒!」孩子就會知道,原來你看得到我的優點,然後會不斷把自己的白點擴大。當白點越來越多的時候,黑的部分不就越來越少了嗎? 我們的目標不是指責孩子,讓他改變錯誤,而是欣賞他、信任他,讓他看到自己的長處,讓他相信自己,這個時候他就會添加進去更多美好的東西。

 

D15RF15FVFR5RR151EFE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education/3y2j6qy.html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2020年探索頻道雜誌南投哪裡訂2020年遠見雜誌台中哪裡訂2020年TIME時代雜誌訂購優惠國際書展National Geographic哪裡訂便宜
2020年遠見台南哪裡訂 紐約布魯克林三家華人店鋪遭竊 歹徒砸玻璃門進入2020年休閒時尚雜誌南投哪裡訂 冰美人古力娜扎真會穿,一襲淺綠色深V禮服凹凸豐滿,太有料2020年科學人優惠訂閱價格 2019中國X86伺服器市場出貨量:浪潮、華為、新華三、戴爾、聯想國際書展Business Traveller高雄哪裡訂 ZARA、UR早春新品太過分了!快把我錢包都掏空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vi42gq45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